小时候去学校图书馆主要是借书,还一本借一本,那时候借的最多的是各种外国名著,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读完一本(又或者读不下去)。主要体裁当然是小说,记忆中读了很多书,现在有印象的只有茵梦湖大仲马的聊聊几部,有些只记得书名,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高中的时候沉迷古诗词,不常去图书馆,直到高二或高三新的图书馆建成。每天晚饭后到晚自习前的一段时间,泡在那里读报纸看杂志,没错我就是这么懒散。最后借的几本书包括刘心武的红学研究,古波斯的诗歌,日本的徘句,用上课时间(应该是上课时间)抄了大半本的鲁拜集和松尾芭蕉。
大学刚来的时候,到图书馆一看,哇,好多书啊,可以借好多啊……后来嘛,我连课都不爱上了,哪还会去什么图书馆。后来有段时间我开始走读,早上从家里赶过来,咦?迟到了,算了不去了,去图书馆自学吧(这到底是啥心理?)。然后我就抱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边翻打瞌睡,算了,我还是趴着睡会吧,为什么我一个搞计算机的还要学电路啊。当时的梦想很简单,我只想弄个笔记本电脑,来图书馆练代码。
然而工作后再也没去过图书馆,什么图书馆都没去过,直到去年某人告诉我宝安图书馆新馆这个地方。某次工作中遇到问题苦思冥想难以解决的时候,我终于实现了之前的梦想: 背上笔记本来到图书馆,读论文,写代码,流程图画了一遍又一遍,我找到了久违的专注和安宁,离开时满是收获。
其实宝安图书馆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座位太难找了,得想办法换个地方。其实我不是非去图书馆不可,只需要出去找个合适的环境,外面没有家里这么多可以分心的事物,于是我只能读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