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本阿兰 德波顿的作品,体裁大概是……小说?然而可能有近一本的篇幅是在议论,典型的阿兰德波顿风格。全书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来讲述女主角艾丽丝和男友相遇和相恋的过程——其中不止一次明示或暗示这两个人不合适。果然最后四分之一篇幅女主遇到了新欢,两人愉快的在一起了,真是喜闻乐见……
好吧,情节够无聊的,我只想讨论作者提及的两个问题。
首先,为了什么才爱你?作者列举了下面的选项:
- 因为你的肉体而爱你
- 因为你有钱才爱你
- 因为你事业有成才爱你
- 因为你弱小才爱你
- 因为各种细节而爱你
- 因为焦虑不安而爱你
- 因为你的心灵而爱你
- 就是爱你这个人
先说1、2、3,总有一天我们会衰老,事业走下坡路,经历贫穷,所以这些东西靠不住。4不是一种健康情感——也许会因为怜悯爱上一个人,但我不觉得这种关系能够长久。5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也许就是那么一刻,对方一袭白衣,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小动作就征服了你,不过问题是也许另外一个时刻,另外一种场景,同一个人就忽然让人变得厌恶。6得是双向的,双方互相坦露自己的焦虑,从对方获得支持,如果是总是单向就变成倒垃圾了。7 hmm 心灵是什么?能吃吗?是才智?是审美?比较虚幻,但是似乎比前面的好些。8最理想的状态 ,可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问自己,凭什么能让两个人无论生老病死,贫穷与富贵,都能毫不犹豫的说,“就是爱你”?我是一个十分恋旧的人,因此我的答案是足够的共同回忆,我们有着足够的共同经历,不管前路遇到什么,都一定能够一起共同面对的。
第二个问题,我还是继续抄原文吧: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他人对我们理解的范围标示着我们的世界的范围。我们免不了生活在由他人的看法所构成的框架之内——由于他人理解我们的幽默,我们才显得风趣;他人理解力强,我们才显得聪明;他人豁达大度,我们才显得慷慨大方;他人偏爱嘲讽,我们才显得话中带刺。性格就像既需要作者也需要读者的语言一样。对一群七岁的小学生来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只是一大堆令人莫名其妙的废话,阅读的内容如果超出七岁小孩的理解能力,他们根本就无法欣赏——同样,只有在情人能理解自己时,艾丽丝的潜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很有意思的观点,让我猜猜大多数人是怎么给我打标签的?无聊、木讷、不善言辞……真的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不理解我的幽默。可是同样的,我又真的了解别人吗?每个人的人生都可歌可泣,大部分时候我只是在匆匆相遇的时候听到了一段片言只语……